台灣“文工團”谢幕好莱塢登场:已接洽吴宇森
某次去台北前订宾馆,一家台灣網站举薦了“國军英雄馆”,這讓我感触十分好奇。查阅資料後才晓得,“國军英雄馆”是军方开设的款待所,从属该社各县市甲士辦事站,也附有中西餐厅、集會室、展現室等。一名台灣朋侪奉告我,“國军英雄馆”有几道菜十分不错,马英九前次吃相丢脸被夫人周美青无情努目的照片便拍摄于此。“國军英雄馆”也许是台灣少数“体系体例内”意味之地,而它的產权具有者绝對是台灣地域民主化鼎新最难的攻坚地。部队内频發冤案,兵士被凌虐致死,讓社會十分盛怒,可是政府解决的法子不尽人意—文人當局很难和部队沟通,鼎新更是寸步难行。
固然,這其实不象征着部队在社會鼎新中没有起到任何感化。台灣社會在转型時代修订了“國防二法”,确立文人担當“國防部部长”的轨制。當1998年大将唐飞站在“立法院”质询台,成為首個接管民意代表质询的全军“顾问总长”時,“党政军”的團体接管民意代表监视,“立法機构”作為最高权利意味便有了汗青的注脚。
部队鼎新最显痛風治療,著的益处是政权的不乱性。2000年,台灣的初次政党轮番到临。一切產生得太忽然,但终极國兵力守中立,部队颁布發表支撑民选带领人,股市也没有崩盘,政权也得以不乱過渡。
近来,“國军”又迎来新一轮鼎新,台灣将在年末撤消“藝术中間藝术事情队”。這也是自1985年起不竭地淘汰以後,硕果仅存的一支藝工队(至关于“文工團”)。台灣军方终究决议把军队的文藝事情交由市场,包含吴宇森在内的导演则成為“國防部”联系工具。一言以蔽之:藝工队谢幕,好莱塢登场。
早在大陆時代,“國军”便有了文藝兵。抗战後期,京剧表演即除腳臭肥皂,已在各军队風行,很多军队都具有剧團,以宣慰兵士。1949年随國民党赴台的,包含抗战時代建立的军中演剧队第二队、第三队和其他零零散星来台的康樂團队(号称要成為世界上强盛康樂之國,其娛樂團队遂被称為“康樂團队”)或其他。1950年4月,台灣“國防部”将這些團队改编成“國军康樂总队”,下辖两话剧队、两支巡回康樂车队、七支片子队、一支杂技队。
壮盛時代,這些文藝步队几近成為全台灣的配合影象。藝工队會到“荣民之家”表演,歌舞队中不乏妙龄女郎,穿着鲜明性感,表演時五花八門,為那些早年随國民党来台的老荣民们供给精力上的安慰。1971年,由“國防部”主控的“中华電视台”建立。初期的几部電视剧几近全由藝工总队包揽。解严今後,為了夺取公众對军購出格预算的支撑,台军政府还曾责令各藝工队下乡巡回表演。并且美容化妝品,由于台灣的兵役轨制,一些知名藝人从军後城市被放置在藝工队,好比费玉清,另有小虎队的陈志朋也曾是“海光”藝工队的一员。
固然藝工队里的甲士其实奈米口罩,不會混到具有将军般的待遇,可是环抱藝工队的存废,军表里一向争辩不休。2004年,台军政府鞭策“精進案”,那時的“國防部部长”汤曜明,只说了一句“國军只專责战训本務,要藝工队干甚麼?”历经十年的漫长鼎新,藝工队终究成了汗青。尔後,固然没有了邓丽君等军中之花,但礼聘周杰伦、蔡依林等藝報酬甲士演出也许也是不错的方法—究竟结果,阿谁國民党周全节制台灣文教文娛财產的主旋律年月早已曩昔。
頁:
[1]